本報告期(2025年11月5日至2025年11月11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698元/噸,環比上行4元/噸。
從環渤海六個港口交易價格的采集情況看,本期共采集樣本單位74家,樣本數量為308條。5500K熱值(硫分:0.6%-1%)的現貨綜合價格為828元/噸,長協綜合價格為684元/噸,現貨與長協的計算比例為1:9。從計算結果看,本報告期,24個規格品中有18個規格品價格上漲,漲幅均為5元/噸。
本周期,沿海煤炭市場交易整體保持活躍,船貨商談積極性較高,沿海煤炭現貨價格及煤炭運價保持高位向好,后市預期樂觀,環渤海地區綜合煤炭價格指數連續第七期保持上漲。
盡管近期環渤海港口累庫初見效果,但整體漲幅并不大,同比仍有300萬噸左右缺口,貨源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緊俏煤種缺貨情況并未改善。冬季取暖用電用煤需求背景下,終端派船北上較積極,船貨貿易往來頻繁,環渤海港口錨地船舶突破150艘,刷新近兩年新高,但由于貨源結構問題,存在船等貨問題,貨源流轉受到一定制約,終端補庫進程略顯滯后,支撐沿海煤炭價格保持上漲。依托于港口頻繁貿易往來,沿海煤炭運價持續高漲,由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連續運行于千點以上,并逐步突破1200點,刷新自2022年3月下旬以來的新高。
持續上漲的煤炭價格及運價推升貨源到岸成本,在降溫過程緩慢暫未對終端耗煤造成明顯影響的情況下,買方對價格接受度逐漸下降,疊加煤炭主產地價格穩中回調,市場觀望情緒蔓延。同時,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今冬供暖季能源保供視頻會議,統調電廠存煤保持在2.2億噸以上較高水平,同比上年有所增加,且清潔能源支撐作用增強,今冬保供形勢穩定、基礎穩固。因此周期末端,港口煤炭價格有所轉弱,漲勢呈現放緩跡象。
后續來看,10月我國煤炭進口量同環比雙雙負增長,結束了自7月以來連續三個月的環比增加局面,外貿貨源同比缺口擴大,一定程度上支撐內貿市場交投采購。同時冷冬預期下,今冬我國依然有較大概率發生冰凍雨雪惡劣天氣,居民取暖用電用煤需求存在底部支撐,加之我國經濟形勢向好,各項指標繼續處于擴張區間,中美貿易談判取得積極進展,后續工業用電同樣樂觀,預計四季度我國能源需求穩中向好。整體來看,后續供需結構并不寬松,煤炭價格依舊看多,但仍需關注港口貨源恢復程度、未來兩個月進口煤補充實際效果及冬季極端天氣對貨源周轉的影響等。
沿海航運市場方面,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本報告期(2025年11月5日至2025年11月11日),沿海煤炭運價繼續高位攀漲。截至2025年11月11日,運價指數報收1217.43點,與11月4日相比上行61.95點,漲幅為5.36%。
具體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線,2025年11月11日與11月4日相比,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6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61.2元/噸,環比上行3.2元/噸;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5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50.6元/噸,環比上行2.3元/噸;秦皇島至江陰航線4-5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51.6元/噸,環比上行1.9元/噸。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