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決戰收官戰的號角已吹響。東方氫能產業園內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作為四川氫能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園區正圍繞燃料電池產能攻堅、全省首條氫氣瓶檢驗線等重點任務,以實干按下四季度“快進鍵”,為成都“綠色氫都”建設注入滾燙動能。
燃料電池生產沖刺:
保訂單交付 建產業鏈閉環
走進園區燃料電池生產車間,自動化設備轟鳴作響,工人們各司其職,每一條生產線都在高速運轉。
東方電氣氫能(成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亮介紹:
今年四季度,企業肩上扛著的任務擔子很重——既要完成成都市“揭榜掛帥”項目后續燃料電池產品的交付,還要精準對接物流企業、市政單位等客戶的訂單需求,確保全年生產目標穩穩落地。
為了讓產能“跟得上”訂單,陳亮介紹:
企業在供應鏈協同與生產線調試上下足了功夫:一邊緊鑼密鼓打通上下游環節,解決原材料供應、零部件配套的堵點;一邊優化生產流程,讓每一道工序銜接更順暢,全力保障燃料電池生產“不停步”。
更讓人期待的是,園區制氫加氫一體站的投運籌備已進入沖刺階段,陳亮表示,園區正積極對接成都市經信局,推動加氫站管理辦法盡快出臺。待一體站投運后,將為園區企業帶來穩定、低成本的氫源,不僅能支撐燃料電池研發與生產需求,更能串聯起“制氫—儲氫—用氫”的產業鏈閉環,讓產業發展“底氣”更足。
氫瓶檢驗線全面運行:
解企業難題 強產業支撐
另一邊,園區內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技術創新中心,四川省首條氫氣瓶檢驗線的“服務熱度”同樣高漲。
自今年9月投運以來,這條檢驗線已成為氫能汽車的“安全衛士”,從公交車輛到運輸車輛,各類氫能裝備均可在這里得到專業檢測。
陳亮在采訪中透露:
檢驗線目前已為德陽公交、郫都公交、樂山運輸等企業提供氫能車“體檢”服務。
據悉,全省首條氫氣瓶檢驗線集成多項智能化、自動化專業設備,實現拆卸、傳輸、置換、氣密性和水壓測試等自動化作業,每年可滿足5000支車用壓縮氫氣纖維全纏繞氣瓶的檢驗需求,對檢驗不合格的氣瓶,將立即判廢并永久消除使用功能,杜絕再次流入市場,從源頭保障氫能汽車的使用安全。
該檢驗線的運行填補了四川省氫瓶檢驗領域的空白,有效解決四川此前氫瓶“送外檢驗”的困境,幫助省內氫能企業大幅削減氫瓶檢驗運輸成本。
陳亮舉例說:
“家門口”的檢測服務,帶來的不僅是成本降低,更是效率和收益。氫能公交車完成檢測后,當天就可重新投入線路運營,不用來回折騰,效率高太多”。這種本地化服務不僅大幅降低了企業的檢驗成本、縮短了檢驗周期,更幫助企業優化營運安排,提升了車輛使用效率。
生產、檢測齊頭并進,還帶動了園區產業生態的“連鎖反應”,為讓燃料電池“有車可用”,園區憑借制氫加氫一體站優勢,推行“以站帶車”模式,通過與本地大型物流企業洽談,計劃促成1至2家物流企業達成合作,推動10至30臺燃料電池物流車跑起來、用起來,讓氫能應用從“實驗室”走向“物流場”。
對于已簽約的企業,園區更是拿出“全流程”服務,從工商注冊、政策咨詢再到市場對接,一路“護航”,確保簽約企業四季度完成注冊與裝修設計,爭取早日實現實質性入駐,讓園區產業集聚效應越來越強。
從燃料電池車間的機器轟鳴,到氫瓶檢驗線的細致檢測,東方氫能產業園正用實打實的行動沖刺四季度。
陳亮表示:
這不僅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更在搭建四川氫能產業更完善的“制取—儲運—應用—檢測”鏈條,為成渝氫走廊建設筑牢安全保障。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