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多晶硅期貨價格延續跌勢,主力合約盤中跌破50000元/噸關口,隨后小幅回升,收報50260元/噸,下跌2.74%。
東證期貨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孫偉東認為,多晶硅期貨價格延續跌勢,主要原因是產能收儲等事宜推進不及預期,市場看多情緒有所降溫,市場交易邏輯回歸基本面。國信期貨分析師李祥英也表示,多晶硅期貨價格近期走勢偏弱,主要是沒有政策及利多消息支撐。
從基本面來看,孫偉東認為,雖然有諸多關于多晶硅產量配額的討論,但至今仍未看到具體政策。考慮到枯水期減產和部分企業存在復產預期,預計四季度多晶硅單月產量在11.5萬~13.5萬噸,庫存持續累積。
需求方面,四季度光伏需求也不樂觀。“三季度受出口退稅取消預期、印度下調光伏電池及新能源設備的GST稅率等因素影響,國內企業再度‘搶出口’透支了部分四季度的需求。”孫偉東表示,“搶出口”預期持續到10月。國內方面,四季度組件訂單大多取決于今年4月至9月的組件招投標情況。據SMM數據,4月至9月組件定標量為35.61GW,同比下降67%。
終端需求不樂觀,疊加成本上漲壓力,部分頭部企業計劃減產。從單月數據來看,9月預計多晶硅產量超過13萬噸,下游硅片產量在59GW左右,整體供過于求,企業面臨累庫壓力。“限產政策落實不及預期,且限銷政策已經開始執行,使多晶硅單月供應趨緊。”孫偉東解釋。
從現貨成交情況來看,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劉佳奇表示,雖然限銷政策導致多晶硅現貨供應偏緊,并增強了硅料廠的挺價意愿,但從實際成交情況來看,下游廠商對高價貨源的接受度不高,加之行業隱性庫存偏高,進一步抑制了下游采購需求,基本面出現走弱跡象。不過,當前政策工具充足,市場信心仍有修復的空間,后續需關注西南地區枯水期的減產情況。
“多晶硅價格近期下跌,是因為相關政策推進不及預期,當前價格已回吐大部分政策預期溢價,下游企業也在三季度積極補充原料庫存,在硅片自身原料庫存偏高的情況下,目前需要關注組件環節是否會出現減產,進而導致多晶硅現貨溢價回落。”弘則研究分析師劉藝羨認為,隨著政策預期交易結束,多晶硅會逐步回歸基本面交易,價格底部取決于下游對高價貨源的接受程度。
李祥英認為,終端需求低迷最終會向上傳導,若想維持原料供需平衡,后期多晶硅企業需要下調開工率。國慶假期前,多晶硅價格或保持區間震蕩,國慶假期后則要持續關注政策和企業開工率變化。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