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需求表現疲軟,但坑口供應偏緊;加之部分線路優惠政策收緊,發運到港成本持續倒掛,環渤海港口補庫貨速度遲緩,價格深跌存在很大難度。但近段時間,部分貿易商判斷市場走勢較為悲觀,出貨意愿強烈,個別獲利貨盤及混配煤低于指數3-5元/噸拋售,帶動所有煤價指數全部下移。
本周三晚上,大集團外購價部分煤種上漲,說明了產地市場已經趨緊。與此同時,環渤海港口庫存也是急劇下降,盡管秦港庫存一度拉高至620萬噸,但曹妃甸四港和京唐三港存煤早已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部分優質市場煤比較緊俏。9.3之后,北方地區大量高耗能企業復產,將帶動主產區市場驟然轉好,而沿海地區非電行業也將加快復工,需求增加。部分終端不是不缺煤,而是出于“買漲不買落”心里,等待煤價觸底再拉。截止目前,港口煤價已累計下跌了將近兩周,跌幅20元/噸。那么,何時迎來煤價止跌企穩呢?
產地方面,部分上月底因完成月度任務而暫停產銷的煤礦陸續恢復正常,但本月初大部分煤礦生產謹慎,優先保安全;而終端零星拉運以剛需為主,部分暫緩采購,貿易商等中間環節用戶操作心態仍較為謹慎,多優先加快出貨,采買補庫需求較低迷,助推煤價跌速加快。重要活動結束后,煤礦出貨有好轉,部分煤礦出現漲價。逐漸入秋,全國各地氣溫逐漸下降,電廠對長協履約積極,對內、外貿市場煤需求均有減弱。而環渤海港口煤炭市場延續弱勢運行,各熱值煤種報價持續下行,實際成交價格更顯疲軟。
現階段,下游采購行為主要以剛性需求為主導,補庫節奏謹慎,整體觀望情緒濃厚,市場信心不足。本周前半程,煤炭市場延續震蕩偏弱的運行態勢,但貿易商發運積極性不佳,市場整體供需兩弱。但是,部分線路優惠政策收緊,疊加環渤海港口庫存持續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港口煤價。而“金九銀十”到來,民用電負荷并未大幅回落之際,工業用電即將拉起,無疑會增加能耗,提高煤炭需求量。而港口煤價何時止跌企穩,并反彈?需密切關注下游電廠日耗變化及補庫節奏,大集團外購價格的調整,以及冶金、建材等非電行業的需求情況,以及終端備貨進度,預計煤價拐點將在近期出現。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