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迎峰度夏攻堅戰啟動以來,寧夏煤業扛牢保供使命,發揮煤化運一體協同優勢,錨定“年度補差、占比不降、增量增收、對標爭先”總目標,壓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構建煤化運一體化協同格局,產運銷儲用全鏈條高效銜接。以“硬核支撐”全力當好能源供應“壓艙石”和“穩定器”,產量、運量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交出一份亮眼的保供答卷。
煤炭板塊
針對主力礦井接續緊張、極端天氣多發等不利影響,動態調整生產計劃、強化生產組織,剛性兌現考核,優化安裝回撤協同機制,月均產量保持520萬噸高位水平,截至8月下旬,向煤制油化工供煤2282萬噸、向寧夏電力供煤1564萬噸,有力支撐上下游產業鏈穩定。
化工板塊
科學統籌35項計劃性檢修,穩定原料煤“定制化”供應,建立生產運行評價模型,推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煤制油產能利用率穩步提升,實現高水平安全、穩定、清潔運行,穩定產業鏈供需,優化產品結構,加強市場調控,石腦油、硫磺、硫酸銨、混合醇四類產品成功實現逆勢保價保銷。
運輸板塊
創新運用“固定班列保基本、國鐵運力求突破、靈活發運提增量、第三方協同補缺口”四維策略,月運量達632萬噸,“公轉鐵”運量完成轉化170.8萬噸,均創歷史新高。寧東鐵路大壩交接口單日接重18列,刷新紀錄,彰顯一體化協同運營和集疏運體系優勢。
與此同時,寧夏煤業密切關注疆煤產能,全力統籌能源保供任務,開通紅沙泉二礦煤炭資源以國鐵集裝箱在金玉萬通車板交貨發運業務,打通國鐵大壩站、梅花井站兩個交界口的敞車和集裝箱發運業務,及時調整優化運輸方式,實現國鐵敞車、國鐵集裝箱、自備集裝箱、自備敞車、站臺中轉相互補充、梯次遞進、有序銜接,確保“疆煤進寧”保質價優,“疆煤進寧”運輸量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8月中旬,上海廟發電公司首列新疆調撥煤到達西部創業上溝灣物流園,并在該園區完成集裝箱疆煤換裝業務,西部創業針對上海廟發電公司無法直接翻卸集裝箱的難題,量身定制“集裝箱至上溝灣換裝敞車再運抵電廠翻卸”的運輸方案,有力保障了電廠生產用煤的穩定供應。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