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月1日電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近年來,我國依法劃定河湖管理范圍,170萬公里河道、3000多個湖泊明確了管控邊界,基本實現對重要河流湖泊的動態管理。
組織開展首輪全國河湖健康評價,建立2.16萬條河湖健康檔案,實行“一河一檔”管理。全面建立岸線規劃管控機制,長江、黃河、淮河、海河、松花江、遼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岸線保護利用規劃全部印發實施,劃定岸線保護區、保留區3.31萬公里,占規劃岸線總長的近70%,最大限度保留和恢復河湖自然岸線。
打造河湖一體化監測感知體系,應用高分辨率衛星遙感、人工智能、北斗定位、高點視頻等技術,及時掌握河湖水域變化、岸線開發利用狀況、河道采砂等情況。基本實現對14萬條河流、3000多個湖泊、3000多個采砂重點河段、3萬個岸線功能分區、10萬個涉河建設項目、30萬名河湖長、300萬條河湖基礎數據的動態管理。全國河道砂石采運實現“一碼通用、一碼溯源”,違建等重點地物人工智能識別精度超過85%,北斗監控水下采砂深度可達厘米級。
縱深推進河湖庫“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重點清理整治妨礙河道行洪、侵占水庫庫容問題,累計清理整治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29.4萬個,拆除違建15000多萬平方米、鏟除非法圍堤2萬公里、清理垃圾超過1億噸。
實施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洪湖等湖泊退圩還湖、整治非法矮圍網圍,恢復連通湖泊水域面積1300多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