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內蒙古自治區氫能產業發展促進會主辦的“2025氫能產業發展大會暨內蒙古自治區第四屆氫能產業發展推進會”在包頭市召開。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邊廣琦在會上表示,發展氫能產業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邊廣琦在致辭中指出,國家能源局堅持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堅定不移推動氫能產業發展,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產業政策,深化技術創新,有序探索項目落地模式,促進我國氫能產業“制儲輸用”各環節呈現積極發展態勢。我國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產能占全球比例超過50%,已成為可再生能源制氫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引領者。包括內蒙古在內的三北地區氫能產業發展迅速,一批項目建成投運,逐步貫通氫能制取—儲運—應用全流程,發揮了較好的示范作用。同時,我國積極推動氫能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合作,參與國際標準和認證體系建設,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了中國智慧。
“今年頒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已明確將氫能納入能源體系管理,要求‘積極有序推進氫能開發利用,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邊廣琦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國家能源局將從五方面持續發力,夯實氫能產業發展基礎:
一是強化政策引領,在“十五五”能源發展規劃中進一步明確氫能產業發展目標路徑,推動氫能項目和基礎設施科學布局,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協調發展。
二是堅持科技創新,加強對能源科技創新平臺、科技攻關、集成應用示范等方面支持力度,推動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三是拓展應用場景,持續推動氫能在能源、化工、交通、冶金等領域推廣應用,促進氫能產業規模化發展。
四是加強行業賦能,推動各地建立健全氫能項目管理制度,持續完善氫能標準和認證體系,推動氫能產業規范發展。
五是深化國際合作,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一帶一路”、APEC、金磚機制等合作框架下推動氫能產業開放發展。
邊廣琦強調,發展氫能產業,是能源領域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是實現能源結構轉型和綠色發展的戰略選擇。內蒙古自治區依托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在氫能產業實踐中取得多項創新性成果;包頭市打造引領性示范工程,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對推動氫能產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