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晶光電著眼更高能效目標,攜手深度智控新一代基于 “PhyAI” 的深度能效引擎,將孤立設備的機械運行升級為系統級智能協同,打造光電行業中央空調節能升級的標桿范例。
一、升級契機:前瞻布局下的效能躍升需求
01 行業標準驅動的智能升級
玉晶光電制冷站配置具有行業代表性,多臺離心式水冷機組構成核心冷源,配套多種水泵及冷卻塔協同運行?,F有控制系統雖能實時監測末端工況并調節冷凍水溫度,但企業從長遠出發,瞄準更優系統效能。
為匹配光電行業對環境參數毫秒級響應的高標準,需突破人工操作時效限制,實現主機啟停智能化調控。面對生產負荷動態變化,現有水泵與主機 “一對一工頻運行” 模式中,部分泵組固定頻率運行的狀態,亟待升級為更靈活的動態調節機制,讓變頻配置充分發揮能效優勢。
02 冷卻系統的潛力挖掘
在冷卻系統效能提升上,企業關注到主機側下塔溫度與當地濕球溫度的優化空間,期望釋放冷卻塔散熱潛力;同時,針對冷凝器運行中可能存在的熱交換效率提升點,計劃通過技術手段降低能耗損耗,這與流體設備領域系統優化研究方向高度契合。
傳統 PID 調節在統籌冷機、水泵、冷卻塔耦合關系上的局限性,讓玉晶光電看到系統級優化可能。他們期待突破冷凍水出水溫度固定設定模式,實現水溫與末端負荷動態匹配,以及冷卻塔風機與冷卻水泵協同調節,這正是雙方合作的技術發力點。
二、系統革新:三層架構驅動的數智化轉型
深度智控基于 “系統整體能效最優” 核心理念,為玉晶光電定制三層架構解決方案,推動中央空調系統數智化轉型。
01 動態建模層:數字化融合的基礎
動態建模層實現設備特性與環境參數數字化融合?;陔x心式冷水機組性能曲線,建立冷凍水流量、冷凝溫度、能耗的主機模型;針對泵組配置,選取特定泵變頻調節數據作為基準;冷卻塔模型整合濕球溫度、風機頻率、出水溫度映射關系,突破原有 “定溫差控制” 局限。
02 智能決策層:PhyAI 的全局尋優
智能決策層的 AI 優化算法是核心動力。該算法定期采集多監測點的溫度壓力、流量、能耗等數據,通過多重策略實現全局尋優:
主機群控采用 “需求預測 + 時間輪換” 雙邏輯,依據末端負荷精準計算開機臺數,平衡機組運行時長,最大化設備使用壽命。
水溫動態調節打破固定設定,在滿足末端溫差要求的前提下,擴展優化區間,保障需求的同時降低主機能耗。
水泵變頻控制引入 “最不利環路壓差” 監測,合理調整冷凍一次泵頻率,使冷卻水泵與主機負荷線性聯動,提升運行效率。
03 執行優化層:關鍵環節的效能升級
將多臺工頻冷卻水泵改造為變頻控制,與高效電機方案相比節電效果顯著;冷卻塔風機采用 “臺數 + 頻率” 雙變量調節,結合在線水質監測系統,有效改善冷凝器運行狀態;新增能源管理軟件通過直觀圖表展示設備能耗占比,冷機、水泵、冷卻塔能耗分析精度極高。
三、標桿價值:行業升級的可復制路徑
玉晶光電的實踐印證,工業中央空調升級不應止于設備替換,更要通過數智化實現 “感知 - 決策 - 執行” 閉環,從 “被動調節” 走向 “主動尋優” 。當制冷站如精密儀器般智能運轉,每一份能源節約都在為光電產品注入綠色競爭力,也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樹立新標桿。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