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熊无遮挡洗澡,天天影视欧美综合在线观看,欧美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久久国产半精品99精品国产,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色一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快手A片免费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花300億采購LG ,為啥中國電池不香了?

2025-08-05 08:56:12 網易科技   作者: TC  

沒想到在關稅面前,硬懟懂王的馬斯克這回也慫了。。。最近,路透社就爆出了一個消息,說特斯拉和韓國的 LGES( LG 能源解決方案公司)簽了一個 43 億美元的電池肥單,相當于人民幣 303.2 億元。

這錢要是給極越或者哪吒,都能讓它們原地復活。。。

果然特斯拉還是有錢啊。但問題是,這么大一筆訂單,特斯拉不給之前一直合作的中國電池企業,為啥給了韓國的 LGES ?

根據路透社的說法,特斯拉的真實目的,很可能就是為了在關稅影響下,減少對中國磷酸鐵鋰電池的依賴。

早在今年 4 月份的時候,特斯拉 CFO 就在財報會上表態。他發現,美國關稅讓特斯拉增加了 3 億美元的成本,其中 “ 能源業務受到的沖擊將格外巨大,因為我們的磷酸鐵鋰電池是從中國進口的。”

于是特斯拉就磨刀霍霍,準備拋棄中國電池廠,轉頭選擇本土供應商。

畢竟按照目前美國的關稅政策,從中國進口儲能電池需要包含:基礎關稅(3.4%)+301條款(7.5%)+芬太尼關稅(20%)+對等關稅(10%),綜合起來 40.9%,過幾年還可能繼續增加,老馬總不能和錢過不去吧?

只不過呢,特斯拉的 CFO 也覺得,換電池供應商并不容易。

因為在磷酸鐵鋰電池這個行業,中國是主導中的主導,特斯拉想要徹底撇開中國,還真沒什么別的選擇。

在 2024 年,中國磷酸鐵鋰產能占到全球的 94% 。。。而與此同時,大多數國際電池廠的主要業務還是三元鋰。

比如在韓國電池三巨頭里面,只有 LGES 已經在今年在 5 月份正式投產;三星 SDI 雖然說得最早,但是預計今年才開始生產磷酸鐵鋰;而 SK On 則是最近才有磷酸鐵鋰的生產計劃。

除此以外就更沒能打的了,松下等日本企業選擇放棄磷酸鐵鋰,直奔固態電池,而歐洲這些企業則完全躺平擺爛,破產的破產。。。

特斯拉找來找去,也就 LGES 能接這個活。

可就算這樣,生產磷酸鐵鋰的部分關鍵材料,其實還是得找中國買。

咱們可以看看《全球關鍵礦產展望2025》這份報告,鋰、猛、磷、石墨這些礦產元素,雖然不都是在中國挖出來的,但它們的加工幾乎都在中國完成。

甚至在技術方面,美國供應商和中國比,存在四年的代差,就算做出產品,成本也要高很多。

選擇 LGES ,無非發貨地址填的是美國密歇根州,避開明面上的關稅糾紛。

2024 年底就有報道說, LGES 從中國常州鋰源買了 26 萬噸磷酸鐵鋰的正極材料,接近 100 億人民幣,兜兜轉轉,這錢還是回了一部分到中國。

介不就是,沒事兒找事兒嘛。。。

誰讓懂王非要在制造業上和全世界開戰呢?

雖然這次的事兒影響不大,按照路透社的消息,特斯拉買的大概率也只是儲能電池,是用來給 AI 訓練提供備用電源的,具體實施還要等 2027 年。

但至少說明,在關稅壓力下,特斯拉不再采取 “ 全球供應鏈 ” 策略,而是走向 “ 本土化生產 ” 。

其實在過去,通過關稅和補貼政策給中國供應商使絆子,算是美國的常規操作了。

所以在紙面上,美產特斯拉的 “ 國產化率 ” 也不低。

按照 CNN 的說法,美國市場的特斯拉幾乎 100% 來源于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工廠,就算是零部件,也只有 20%-25% 的零部件來自進口(非北美生產)。

只不過,這個數據并不真實。

根據 2018 年美國簽署的《美墨加貿易協定》,汽車產品只要有 75% 的零部件在美墨加三國生產,就可以享受零關稅。

很多中國企業其實是把組裝工廠建在墨西哥,通過在轉口貿易,給特斯拉供貨。

就比如寧德時代,它只出口給墨西哥最關鍵的電芯,然后通過本土工廠組裝電池包,只要墨西哥的價值成分(RVC)大于 75% ,它就能搖身一變就成為墨西哥電池,零關稅進入美國。

另外,三花智控、拓普集團等等中國供應商,其實也都選擇在墨西哥建廠,規避關稅。甚至除了墨西哥,還有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等等,關稅較低的國家。

而現在的問題是,美國意識到這套法案沒法真正促進制造業回流,所以開始提高監管力度,甚至給這些 “ 友邦 ” 加重稅,現在連這套辦法也可能行不通了。

所以,為了規避潛在風險,本土化就是特斯拉這些年正在做的事。

這里最典型的例子還是電池。如今,美國工廠生產的 Model 3/Y 都采用松下和 LG 的三元鋰電池,而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只有國產才會用,由于沒有補貼,關稅也太高,這個車型只能出口到歐洲,美國國內已經看不到了。

那為啥中國供應商不能直接去美國開廠呢?

其實也是有的,比如 2023 年,寧德時代就和福特合作,在密歇根州投資 35 億美元建廠制造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但工廠是福特全資擁有,寧德只提供技術和服務。

說白了,就是去打打苦工。

如果你親自上手,那可就不只是成本高的問題了。2022 年頒布的《通脹削減法案》,把中國供應商都認定為“ 受關注的外國實體 ”,補貼啥啥沒有,還得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長期審查。

更別說還有工會、法律等問題,比如福耀玻璃去美國那事兒,在國內爭議就沒停過。。。

而且就算你開了工廠,到底能不能拿到特斯拉的訂單,還不是老馬一句話的事?

最近,特斯拉就拋棄臺積電,把 165 億美元的 AI6 訂單全部交給三星,這倆家可都是 “ 本土企業 ” ,是因為臺積電不行嗎?可能只是為了不讓臺積電掌握話語權。

畢竟特斯拉的策略就是不讓一家供應商獨大,這也就是為什么國內生產的特斯拉,既有寧德,也有 LG 。

所以在海外,也不會只因為中國產品性價比更高,就全權交給中國來做。

總之,中國供應商出口本來就很難,而因為最近的關稅糾紛,就變得更難了。。。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