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訊[4019期]2025-10-20
-
淘汰落后產能!國家能源局發文加快推進煤炭洗選高質量發展!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進煤炭洗選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文件提出:“發展煤炭洗選先進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推進智能綠色洗選,加強洗選廢棄物綜合利用,提升煤炭開發綜合效益。到“十五五”末,煤炭洗選設施高水平滿足原煤入選需要,洗選產能結構持續優化,智能化選煤廠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干法選煤技術逐步推廣應用,原煤入選率穩步提高,煤炭產品上下游銜接更加順暢,為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供重要支撐。”
-
截至9月底,南網廣西全區84%煤電機組已達靈活性調節能力
今年以來,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加速推動煤電由“電量主體”向“調節主力”轉型。截至9月底,廣西全區84%的煤電機組已達國家靈活性調節能力要求,調峰深度低至36%,煤電利用小時數僅1836小時,為南方五省區(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最低,為清潔能源騰出消納空間288億千瓦時,轉型成效位居全國前列。
-
東北首座具備周調節能力抽蓄電站全面開工建設
近日,由水電十四局聯合承建的和龍抽水蓄能電站設計、監理、籌建期EPC中標單位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標志著該項目進入全面開工建設階段。和龍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為180萬千瓦,總投資約116.1億元,是吉林省目前裝機規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該電站是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 年)》確定的“十四五”時期重點實施項目,電站的建設可直接帶動就業和相關產業發展,持續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助力東北全面振興。
-
山西推動煤層氣產業規模化發展
日前,《山西省煤層氣產業發展成果(報告)》發布。報告指出,今年前8個月,山西省煤層氣總產量達98.1億立方米,約占全國同期產量的81.3%,再創歷史新高,非常規天然氣基地建設成效顯著。 報告顯示,山西作為我國煤層氣資源最富集、開發條件最成熟的省份,截至2024年底已累計探明地質儲量約0.97萬億立方米,始終保持全國首位。目前,山西已初步建成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兩大產業化基地,建成潘莊、鄭莊等6個10億立方米級氣田,形成布局合理、產能穩定的規模化開發格局。
-
國際油價17日微漲
10月17日,國際油價微漲。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8美分,收于每桶57.54美元,漲幅為0.14%;1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3美分,收于每桶61.29美元,漲幅為0.38%。
-
1-9月份全國規上工業原煤產量35.7億噸 同比增長2.0%
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生產降幅收窄,原油、天然氣生產增速加快,電力生產平穩增長。9月份,規上工業原煤產量4.1億噸,同比下降1.8%,降幅比8月份收窄1.4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372萬噸。1—9月份,規上工業原煤產量35.7億噸,同比增長2.0%。
-
9月全國鐵路發送煤炭2.32億噸
據國家鐵路局網站消息,2025年前三季度,全國鐵路主要指標呈良好發展態勢,運輸安全平穩有序,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撐。前三季度,全國鐵路完成貨運發送量39.12億噸,同比增長2.8%;完成貨運周轉量26991.95億噸公里,同比增長3.2%。9月份,全國鐵路完成貨運發送量4.45億噸,完成貨運周轉量3108.17億噸公里。從分品類運輸情況看,9月份,全國鐵路發送煤炭2.32億噸、集裝箱0.89億噸,同比分別增長2.5%、10.9%,重點物資運輸高效暢通。
-
風能北京宣言2.0:確保2030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3億千瓦
10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舉行2025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并發表了《風能北京宣言2.0》。宣言提出,在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指引下,綜合資源潛力、技術能力、產業鏈韌性和市場消費需求,為中國風電設定合理的發展目標:“十五五”期間年新增裝機容量不低于1.2億千瓦,其中海上風電年新增裝機容量不低于1500萬千瓦,確保2030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3億千瓦,到2035年累計裝機不少于20億千瓦,到2060年累計裝機達到50億千瓦,助力能源領域率先實現碳中和。
-
隴南市9月份環境空氣質量排名全省第一
近日,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9月份全省14個市州環境空氣質量排名情況,隴南市位居全省第一。9月,隴南市環境空氣綜合質量指數為1.90,優良天數為30天,優良天數比例為100%。可吸入顆粒物(PM10)月均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為13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月均濃度為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月均濃度為8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為0.8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第90百分位數為84微克/立方米。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