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稱,山西省已經評價地區的淺層地熱能年均可開采資源總量約1.28億噸標準煤。回灌條件下,中深層地熱年度可采資源量約1.35億噸標準煤,占全國可采總量的7.25%。
“十四五”期間山西先后出臺地熱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投入勘查經費5.78億元,部署實施省級公益性地熱資源調查評價項目61個。大力打造省級重點實驗室和中試基地,積極開展國際國內技術交流合作,建設了一批示范項目,推動山西地熱能產業邁入發展新階段。圖為已建成的地熱能項目中的回灌井。
在大同市天鎮-陽高,建成了我國內陸中東部地區第一口埋藏最淺、溫度最高、自流量最大的地熱井,實現地熱理論與實踐的重大突破。
為推進區域規模替代,山西省加強技術創新和試點示范山西綜改示范區持續推動”地熱+”綜合能源供熱制冷,建成10余座“以地熱能為主,太陽能、風能、空氣能多能互補”的綠色能源島,供熱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太原武宿機場三期改擴建地熱供暖制冷等22個項目先后落地,以點帶面促進產業規模化發展。核定地熱銷售收入價格為1元/立方米,有效降低了企業用能成本,為地熱能的規模化、商業化開發創造更優越的發展環境。
責任編輯: 張磊